《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1知识能力目标:
1. 认知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受作者对“爱”“自由”与“美”的追求。
重点与难点:
1.对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的把握;
2.对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鉴赏。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检查,正音正字: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载①zǎi一年半载 记载 登载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下载 斑斓(区别:澜、阑) .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随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节奏,一起走进诗人内心。
二.有关知识链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胡适说:“他(指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xìng) (gāo)
ǎo) (sù)
(lán)(shēng)
感情:惆怅,惜别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三.整体感知《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二轮诵读,缘景明情
知识准备: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问题1.自古写离别的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问题2.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学生讨论: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同时,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内容赏析:板书见课件
教师参考:第1节, 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
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 ……此处隐藏26052个字……,也照映在我的心上。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 ——像夕阳中的新娘。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 作者面对此景此情的感情是怎么样的?(眷爱康桥里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
(课文描写了哪些意象,老师举例说明如“金柳”。同学们分析其他的意象。)
第三节描写了什么意象?“青荇”
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作者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在里面写道“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作者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一个甘心可见作者对康河的眷恋,
第四节, “潭” -—拜伦潭
作者的视角由岸边的金柳,低头转向了水底油油的青荇。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拜伦潭。
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作者彩虹似得梦,作者过去在康桥的美好的生活,像梦一样的生活。作者曾经写道:“1920年他在康桥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之际,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上太平洋去,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拼搏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成了梦里的山河。”
第五节 作者要去寻梦去了,寻找自己过去的美好的生活。他似乎忘记了,她是要离别康桥的。他撑了一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直到了星辉斑斓的,从夕阳一直到了星辉斑斓,可见作者在康桥停留的时间之长,这也说明作者不愿意离别康桥了。就在这种无意识中,作者忘记了他的即将的离别。而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了。
第六节 作者突然从梦中回到现实,意识到我今天就要离开了。心情顿时为之沉默。离绪重重,他不能放歌了,只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一切都寂然了。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别离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康桥的欢乐笑语,都将使人的离去而寂寞。
第七节 呼应开头,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使人却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作者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 、情感分析小结(师生共同探讨)
这首诗歌的感情是一种极平常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
感情主线是惆怅的哀惋的离情。第一节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第二、三、四、五节是对康桥美好的回忆,进而由此产生“寻梦”的幻想,第六、七节,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因此主线是离别之情的“愁——乐——愁”。梦醒了,才知道无路可走的悲痛。
但我们看他的离别和别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古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古人在别离的时候,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味道。离别一般是很感伤的,很沉重的一种感情。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离别的味道怎么样,有很沉重的感觉吗?为什么?
(还有许多学生学过的离别诗,老师可根据情况举例)
这首诗歌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没有声音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夏虫都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点声音也没有,在这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叮咛执手,就会增加一份飘逸的成分,而少了一份沉重。
另外,这首诗歌,诗人选择的独具特色的意象,诗中借以抒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六、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七、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板书设计
云彩 ……
金柳 ……
青荇 依恋之情 …
潭水
长篙 ……
星辉 ……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作业布置
1、 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两首诗比较赏析:
沙 扬 娜 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五.总结诗歌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拍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六.作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