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9 15:03:21
农业教学设计

农业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教学设计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课前组织学生参观蔬菜大棚或请农业专家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

2、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反映农业变化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大棚及彩棉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

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说明:配图解说,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师生评议。

(说明:初读课文要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要求,不能要求过高,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是否把字读准确、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上。)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字词。

3、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吧!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2、课堂讨论交流,师板书:杂交水稻、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⑴图上画了些什么?

⑵“兴致勃勃”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语境理解。)

⑶谁能把“我”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⑷谁能用“兴致勃勃”说一句完整的话?

4、出示袁隆平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师:同学们,这位爷爷你们认识吗?他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他培育出来的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是“引人注目”的?

学生读文,指名回答。

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平爷爷的科技成果?

学生扮演讲解员介绍。

5、学生自学第3~5段:

⑴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3~5段,想一想,假如你是讲解员,会怎样向参观的人介绍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的技术?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彩色棉花: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⑵小组交流,评选组内最佳讲解员。

⑶班级交流展示。

(说明:看图与课文结合读课文,可以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扮演讲解员,可以促使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鼓励想象

1、师:小朋友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假如你是农业科学家,你将会怎样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先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农业教学设计2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三)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 ……此处隐藏16459个字……: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和冰川。

提问:青藏高原上为什么这么冷呢?

学生: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

教师:在中国地形图上看青藏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估计一下,高原平均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约低多少度。(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oC。)

学生:思考回答。(低200C左右)

教师: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学生: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阅读教材第85~86页图文资料)。

(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

(2)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3)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

农业教学设计14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平

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

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齐读第6自然段。

3、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去查一查农业还有哪些变化。

农业教学设计15

【课前透视】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还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

课文内容中介绍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动形象的连环画形式,一定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信息资料】

1、生词卡片、挂图或录像资料。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课前组织学一参见蔬菜大棚或请农业专家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激趣导入:播放录像(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吧!(板题)

(录像的播放,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人物介绍:(出示袁隆平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师生评议。

(初读课文就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要求,不能要求过高,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读时字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上。)

二、识字

1、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字。(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找朋友游戏等。)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

三、精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农业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2、探究读:看到这些变化时“我”的心情怎样?怎样把新奇的语气读出来?(自由练习,小组练读评议。)

(这样探究读文,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在尝试读书中提高了读书能力。

3、配图读:图文结合读课文,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不同形式和层次的阅读课文,不但在阅读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实践

1、教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评为“最佳讲解员”。

2、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并试试说出类似的词语来,也可以课下收集,把他们记在积累笔记上。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地练习,增强学生积累感悟。)

五、拓展

如果你是农业科学家,你会怎样呢?充分想象,大胆交流。

(充分尊重个性体验,培养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科学情感。

《农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