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5-04-04 20:16:49
培训工作总结(15篇)

培训工作总结(15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培训工作总结1

第一: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强调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强制性的学分制管理,为尽早实现统一管理打下基础。

第二:组织了三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一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政策培训,具体总结如下:

1、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安排,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医学会专家制定的课件组织培训,经过主管院长及医务办主任商量决定,按照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要求:

第一、要求已在好医生网站注册的医务人员可直接登陆点击学习及考试,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必须在“好医生网站”上学习。

第二、对于初级以下职称的医务人员,医院将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月日下午4时,培训地点在本院会议室。培训内容:

采用好医生网站上的培训课件,并且培训完成后现场考试。此次我院的培训组织者由医务办、护理办、院感办三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集中培训,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截止到20xx年月日我院参加好医生网站培训人数人,参加医院组织培训人数人。

另外1+x全科医生远程培训也于不久进行弥补了,对那些未参加上次学习的医务人员参加培训,人数人,三次培训合计人,占医务人员总人数人的83.8%。知晓率80%。通过了此次培训,使我院的医务人员充分了解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相关知识,对推动今后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按照卫生局有关文件通知,选用国家计生委出台的文件制定出课件,从登革热的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重症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十四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知识。于20xx年月日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培训人数人,并进行了随堂考试,平均成绩91.2,知晓率85%。对当天未参加培训的人员由科室另行培训。

3、为迎接产科大检查及创建爱婴医院相关要求,于20xx年月日对当天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母乳喂养知识及相关政策培训,学习的内容包括创爱婴医院目的,创建爱婴医院《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措施》,创建爱婴医院的《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好处,人工喂养的缺点,母乳喂养术语,乳汁的产生和分泌,各阶段乳汁的营养成份,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宝宝在胸前的抱放位置图,喂哺适当的指标,异常情况下的乳房护理,母婴患病时的哺乳等,参加人数人(当日在岗人员),并进行了随堂考试,平均成绩97分,对还未参加培训人员要求科室自行组织学习。

医院医务办

  20xx年X月X日

培训工作总结2

作为即将上岗的新教师,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短暂的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令我豁然开朗。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的那一套不成熟的观念。一些些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方就谈谈我对新教师培训的点滴体会:

透过三天认真的培训和自我的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并且扭转了我原先一些错误的思维。教师自古以来就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教师即“蜡烛”,燃烧自我去照亮学生,只讲奉献而不求回报,以至于在社会重重的无形压力下,教师肩负着无形的压力。但那只是以前腐朽思想的观点,我觉得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既不伟大也不渺小,但它却在当今社会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容许不了忽视。同时,正因为它不容许忽视,所以处在这个行业中,每个教师都务必有职责感,教书育人双重重任予一身,它不仅仅代表着教好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并且还要更好的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与做人的原则。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误人子弟,就务必热爱自我的选取,调整好心态,靠着职责感,努力做好工作!

然而,光靠职责感也是不行的,还务必在头脑中贮存“墨水”,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务必有长流水的趋势,孜孜不倦地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个事实。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从事这个行业应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我们仅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在应对新的状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觉得教师的劳动就应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原先我认为教师在毕业后,工作时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了。可是此刻看来,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仅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我,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我的教学工作到达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仅有学习!

虽然这几天接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但今后,我会结合这几天所学的知识,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深度钻研,改正不足,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随着时代的提高,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透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培训工作总结3

回顾××年培训工作,我们XXXXX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公司、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的最大福利”,推动公司产品向更高目标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做了以下培训工作总结

一、培训工作情况

××年共举行内训24项,分别质量管理意识培训占46%,专业技能培训占50%,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培训占4%,共计57:85课时,参训27人次。

培训课程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类:

1、员工必修类:企业文化培训、职业道德规范、管理制 ……此处隐藏19127个字……p>

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基本误差、精确度等级、允许误差:

绝对误差=被校表的测量值-标准表的读数值(即真实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标准表的真实值*100%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仪表的上限值-仪表的下限值*100%基本误差:

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将仪表的示值和标准表的示值相比较,在被测量平稳地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在仪表全量程取得的批示值的引用误差中的最大者,称为仪表的基本误差(基本误差=绝对误差max/仪表的上限值仪表的下限值)。

精确度等级:

用来反映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它的数值等于引用误差去掉百分号以后的绝对值(精确度等级=绝对误差/仪表的上限值-仪表的下限值)。一般工业仪表用的精确度等级有0.1 0.2 0.5 1.0 1.5 2.0 2.5 4.0。

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仪表量程上限-仪表量程下限)*仪表精度等级%即在规定工作的条件下,对各类仪表规定了其基本误差不能超过该限值,此限值即为允许误差。

3、测量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种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在系统条件下(同一观察者,同一台测量器具,系统的环境条件等)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使该次测量失效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4、测温元件

在电厂中,温度是电厂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得最多的测温元件就是热电偶和热电阻。我厂热电偶多用e分度的和k分度的,热电阻多用pt100、cu50和cu100。

热电偶: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如图,把任意两种性质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如果两接点的温度不同,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形成热

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用两种性质不同的金属材料一端焊接而成的。焊接的一端叫做热端(测量端),未焊接的一端叫做冷端(参考端)。如果冷端(参考端)温度恒定不变,则热电热的大小和方向只与两种材料的特性和热端(测量端)的温度有关,且热电势与温度之间有一固定的函数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及相关显示仪表即可测量出温度。

热电偶两端的热电势差可以用下式表示:et?eab?t??eab?t0?式中:et—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温度为t时工作端的热电势;

eab(t0)—温度为t0时自由端的热电势当自由端温度t0恒定时,热电势只与工作端的温度有关,即et=f(t)。

热电偶的组成: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套管、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或半导体)的截面积,长度如何,以及各处的温度如何分布,都不能产生热电势。由此我们得出结论:1)、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构成;2)、由一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存在温差时,回路中如果有热电势存在,便说明该材料是不均匀的。由此定律,我们可以检验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即判断导体或半导体的纯度。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第三,第四种导体,只要使插入导体的两端的温度相等,且插入导体是均质的,则无论插入导体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会影响原来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由于热电极的材料比较贵重,用电极材料将其冷端引到恒温处价格昂贵,所以,用此定律便于我们用廉价的补偿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引入恒温处。

(3)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1,t2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执着点温度为t1t,t2时相应的热电势的代数和。利用此条定律,我们可以利用分度表将热遇偶的冷端固定在0处,便于在生产过程中的计算。

热电阻: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为消除引线电阻随环境温度的影响一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在电厂中,大多采用三线制。

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热电阻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二、压力测量元件

测压装置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液柱式压力计的测压原理

液体静力学原理指出,液体内某一点的静压力,由这一点的深度、液体的重度和外加压力决定。液柱式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测压的。当封液的比重一定,外界压力一定时,被测压力只与封液液柱高度有关,读取液柱高度即可得知被测压力的大小。

(2)活塞式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力计,是根据流体静力学的力平衡原理和以帕斯卡定理为基础来进行压力测量的。测量时,一种力是由所测压力产生的,另一种力是由放在承重盘上的砝码产生的。这两种力相平衡时,根据砝码的重量即可计算出被测的压力值。

(3)弹性压力表主要有:弹簧管压力表、膜片式微压计、双波纹筒差压计。这里,我们只介绍弹簧管压力表。

弹簧管压力表的组成:弹簧管、支座、外壳、接头、可调销钉、拉杆、扇形齿轮、小齿轮、指针、游丝、刻度盘等组成。

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原理:

弹簧管是一根弯曲成圆弧形的管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截面的短轴方向与管子弯曲的径向方向一致,当通入弹簧管内的压力较管外的压力高时,由于短轴方向的内表面积比长轴方向大,受力也大,使管子截面有变圆的趋势。即短轴要增长,长轴要缩短,产生弹性变形。这时自由端必然要向管子伸直的方向移动。当变形引起的弹性力和压力产生的作用力平衡时,变形停止。自由端产生的位移,通过杠杆带动放大机构,使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借助刻度盘指示出被测压力值的大小。

弹簧压力表的校验:

a根据被校的压力表选择合适的标准压力表和压力校验台。

b分别把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装在压力校验台的左边和右边,注意使标准表和被校表等高。 c进行压力校验台的水平调整及排空工作。

d打开校验装置的排气阀,关闭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的进气阀,进行抽压

e关闭排气阀,打开标准压力表和被校压力表的进气阀,开始校验并选择校验点为5点或5点以上。

f逐步均匀加压,分别加压到标准压力表的读数为所校验点,待被校压力表读数稳定后,读取被校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值,轻敲压力表,再次读取被校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值,在最大量程处耐压3分钟。

g均匀减压,具体步骤同上。从而得知被校表是否合格。

(4)压力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的组成:过程连接口、转换部组件、cpu组件、内藏指示、膜盒组件、接线端子、外壳等。

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

它是由单晶硅谐振式传感器上的两个h型的谐振梁,在自激振荡回路中作高频振荡,在测量被测介质时h型的谐振梁中心因挤压力而使频率减小,边缘因拉。

《培训工作总结(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